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校园美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、深化劳动教育实践,近日,艺术与航空服务学院师生以国家级文物“沧源崖画”为蓝本,共同创作系列主题浮雕作品,以劳动实践传承文化瑰宝,打造兼具艺术性、教育性和劳动育人价值的特色文化长廊。

师生们充分发扬工匠精神,从尺寸丈量、浮雕板裁剪到工具组装、场景雕刻,全程亲力亲为。通过团队协作,还原了沧源崖画中“太阳神崇拜”“群舞祭祀”等场景,生动再现了佤族先民粗犷奔放的艺术风格。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锻炼了专业技能,更深刻体会到劳动创造美的意义,增强了团队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。

这项融合劳动教育与美育的实践成果即将亮相图书馆长廊,近百米浮雕不仅装点了校园空间,更构建起沉浸式文化课堂。学院通过"文物活化+劳动育人"创新模式,让青年学子在凿刻中感悟非遗魅力,厚植文化自信。未来将持续拓展传统文化育人路径,打造具有边疆特色的美育品牌。

敬请期待!更多细节将陆续发布。